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文化 > 世说文治

谈谈古代科举的流程:一名北宋失意考生的怒火,让殿试不敢再刷人

时间:2020-09-01 22:51:35来源:作者:点击数:

隋唐时期,中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创建到完善的过程。从此以后,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得以扭转,寒门子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位列公卿。科举在古代受到的关注度丝毫不亚于如今的高考。

那么对于科举制度的一些流程,您真的了解吗?不妨来看看吧。

流程一:童试

童试还不算正式的科举考试,充其量只能算一个资格考试,童试共分为三个级别:县试、府试、院试。接下来我们来逐一谈谈。

  • 县试

县试是古代读书人博取功名路上的第一场考试,通常在所在县进行,一般由知县主持,考前一个月,县衙会将相关消息公之于众,考生要提前报名。

那么古代的考试,需不需要提供一些证明材料呢?需要的,考生通常要提供三个证明材料,即“亲供”“互结”和“具结”。

亲供包括自己祖上三代的信息,不仅要包含本人及父母、祖父母的姓名、年龄、籍贯等,还要有详细描述自己体格、容貌特征的材料。

至于互结,则是每五位一同参考的考生写一份承诺书,承诺如有一人作弊则其他五人连坐,这个措施现在看起来很是残忍,但是这也是无奈之举。如今的高考仅仅是决定了能不能接受大学教育,都有人不惜以身试法,做出了作弊、冒名顶替这样让人不齿的事。更别提古代的科举了,科举能让一个普通人一跃迈进官员的行列,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命运,所以在科举考试中作弊的人数不胜数,从唐朝到清朝,屡禁不止。

还有一个是具结,这指的是要请本县廪生(优等秀才)提供证明材料,来确保考生是本人、并且确实有考试的资格等等。

大家不要小瞧县试的难度,据记载,鲁迅十七岁的时候就曾参加过县试,当时共四百多名考试,但是只录取40人,鲁迅的排名是137。

  • 府试

县试之后,紧接着的就是府试,府试的考试地点是府,府就相当于今天的市。府试一般由知府主持,府试合格的考生,被称为“童生”。

大家不要小看童生这个名字,看着好像是童子级别的考试,但实际上,六七十岁的童生也不在少数。

  • 院试

府试合格的考生,接着就要参加“院试”了,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主持院试的是省里的学政,学政是皇帝委派到地方专门主管教育的官员,相当于如今的省教育厅长。

院试合格者,他的身份就变了,就是秀才了。从秀才开始,社会地位就开始提高了。秀才已经享有一些特权了,比如见到知县就不用再像普通人一样下跪了,而且不需要服徭役

虽然秀才的社会地位较普通人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了,但是考中秀才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因此秀才在社会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受人尊敬。《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在中举之前就是秀才,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个时候,岳父等人根本不把他当回事。

大家要注意,县试、府试、院试三个加起来才组成了童试,而童试仅仅是科举考试的一个资格考试。

流程二:乡试

考完童试,并顺利取得秀才身份的人就可以参加乡试了。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常在秋季进行,考试地点在省城,主考官是具有进士出身身份的在京翰林或部院官员担任。而乡试合格者被称作“举人”。

通过乡试后,秀才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举人。大家可否还记得范进?范进中举指的就是考中了举人,前文说到,当时作为秀才的范进,按理来说应该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了,但是他的岳父并不把他当回事。

然而考中举人后,胡屠夫对他的称呼就从“尖嘴猴腮”变成了“贤婿老爷”、“文曲星下凡”了。实际上,从获得举人身份开始,就已经意味着考生正式迈入了“士大夫”的行列。举人不仅不用交税,而且举人犯罪后,地方官不能对举人用刑,地方官必须首先上报朝廷革去举人功名后才能用刑。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举人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大家是不是以为只有进士才能做官,其实不然,举人也可以做官。

比如明朝著名的清官海瑞便是举人出身,但他后来官至一品太子太保。晚清名臣左宗棠同样是出身举人,而且他的成绩还不算好,但谁能否认左宗棠的伟大呢?

流程三:会试

考中举人后,考生就要准备会试了。会试是由礼部主持、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会试通常是在乡试后的第二年三月举行。因此考生中举之后,就要在当年的腊月启程出发进京城,这便是真正意义上的“进京赶考”。

举人们进京赶考时,通常会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曾国藩当年进京赶考后,回家的时候就因为盘缠不够向朋友借钱,要知道曾国藩可是出自书香门第,家境比普通农家子弟肯定是好多了。

因此,从会试开始,国家便会补贴一些路费给考生。清顺治年间,前去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从国家拿到的路费补助有十几两。那么除了国家补贴,这些举人们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有的,那就是各地富豪的“投资”。

我们看到的民间故事里,通常都会有“进京赶考的考生,因某些因缘际会结交到沿途的乡绅地主,而这些乡绅地主通常是慷慨相助,最终考生高中后,娶了这家人的千金”之类的故事套路。那么这个做法现实吗?现实,这完全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明清时期,会试的录取率平均都在10%以上。如果一个富商拿出三百两银子来“投资”,投资十个人,每人三十两银子,只要中一个人,他的投资就可以得到回报。其次,这些没有考中的人,以后肯定还会继续考,那么他们同样有考中的可能,这份恩情他们日后也会报答。

除此之外,举人在进京赶考的时候,可以到当地官府那里领取火牌,凭借火牌他便能在途径的驿站享受官府人员的待遇。但是最酷的还不是这个,举人进京赶考时乘坐的车上可以插一面书写着“奉旨会试”的黄旗。有了这四个大字,便会一路通畅,就连山贼也不敢抢劫,这是因为在古代抢劫赶考考生属于性质极其恶劣的重罪,一旦发生,官府便会严惩。

再来说说举人们在京城的赶考过程,举人们进京后,通常会住宿在客栈,我们在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都看到过。在客栈复习一段时间后,便迎来了考试。

会试考试时,一场考试要连续考三天,这三天是不能出考棚的,因此考生必须自备油灯和饭菜。考完会试并被录取者,称为贡士。

流程三:殿试

宋代以前,并没有殿试这一流程,从宋朝开始才设置了殿试。殿试是在会试之后举行的,由皇帝主持,考完试后,皇帝钦点官员阅卷,但是前三名由皇帝选出。

殿试之后会放榜,按照成绩高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便是我们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只有三个人,他们被称作“进士及第”。二甲一百多人,被称为“进士出身”,三甲近两百人被称为“同进士出身”。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殿试的时候,已经不再刷人,所有的贡士最终都会通过,殿试的作用只是给贡士们排个名次。不过,在最初设置殿试的时候,可是要刷人的,但是宋仁宗期间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此后殿试便不再刷人。

宋仁宗时期,一名考生在殿试中被刷了下来,一怒之下投奔了西夏。我们也很理解他,毕竟唐朝时期并没有殿试这一步骤,而宋朝又多加了这一步骤,使得这些学子的“进士之路”又难了一些,也无怪他们生气了。

分配工作

考中进士后,迎接这些学子的便是璀璨的前途。三名进士及第,会被立即招进翰林院,状元担任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而榜眼和探花担任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进翰林院可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唐、宋、明、清的许多名臣都是出自翰林院。如张九龄、白居易、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

而二、三甲的进士们,会被再次挑选,有潜质的人可以进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其余人则是出外地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