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汉语汉字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时间:2020-07-28 15:43:30来源:作者:点击数:

汉字在我国的地位自然不用说,一直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你真的了解汉字吗?现今的汉字的起源知道多少呢?在中国的历史上,汉字是如何产生和进行演变的?本文将从时间线的方式梳理了几个对汉字发展有重要贡献的朝代,讲解汉字的产生和演变,这样,在我们日常的选字和用字有一个参考。

汉字由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就成为了一种文字体系。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到它发展成初步的文字体系大约经过了近2600年之久。中国的文字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经过六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声、形、象、数、理,而演变的过程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我们把整个汉字的发展史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从夏朝到唐朝这段时期,我们统称称它为书刻字时代,因为这个时代的文字主要是以石刻(雕刻)和书写来记录的汉字或记录字形。另外一个节点是从宋代一直到近代,这个时期我们称它为印刷字时代,在这个时代开始有了一个印刷术(活字印刷)的产生,这两个时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两个大板块。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城东书院编注:更多汉语汉字相关知识请收藏城东书院国学网站,地址://guoxue.cdsy.xyz/

1.夏朝

一说到汉字的起源,大家最熟悉的还是甲骨文,当然,还有的同学会说,比甲骨文更早不说还有半坡陶符吗?那我们主要从甲骨文开始讲主要是因为在商业设计里面(已经被复刻的字体)能应用的一些文字的场景。

甲骨文最早起源起源于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夏朝那个时期,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属于象形文字一类,主要以刻在龟壳或者牛骨上来记录字形,现在汉仪公司用现在技术将甲骨文也复刻了下来(汉仪陈体甲骨文(非商用))如下图,因为这个字体主要是象形文字,阅读性比较差,所以在实际的实用中多用于装饰性的用途。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2.商朝和周朝

时间转眼来到商朝,这个时期青铜器盛行,所以当时的文字由甲骨文慢慢的移植到青铜器上面,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钟鼎文(金文)钟鼎文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因为它是用刀刻在青铜器上面,所以它的笔画也发生了变化,它的笔画转折变的圆润,笔画相比于甲骨文也会变得更加粗,钟鼎文起源于商朝,经历周朝的顶盛时期,一直延续到秦朝慢慢的衰亡。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那让我们一起欣赏下这个字体在实际商业中的一些应用案例,来自behance的设计师Yihsien Lin一个书籍装帧作品。这个作品上所用到的装饰图案就是来自于钟鼎文的复刻字体。所以,这类的象形文字在合适能传达一些有历史厚重的设计作品会显得比较有历史的韵味,也会比较合适。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3.秦朝

在秦始皇统一六朝之后,他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其中有个比较有名的和字体相关的事件。就是由宰相李斯去将每个国家的文字收集起来来发明了现在人所熟知的"小篆",但是更为人所知晓的说法还是李斯将甲骨文和金文融合后,才有了现在的小篆(产生于公元前221年),但是由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小篆"和之前"甲骨文""金文"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我猜测,"小篆"的灵感来源肯定不止这两款字体。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小篆"区别于现代方块汉字来说,它是少有的长方形的字体,又细又长,就是大碗宽面一样,它的笔画造型相对前朝的字体来说,笔画比较严谨,形式有点象形的影子,所以会导致他的笔画特别复杂,但是样式演化的比较美观,更具有设计感。汉仪公司也同样复刻了这款字体(汉仪篆书(非商用))。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同时由于这款字体修长美观且古朴,所以我们现代印章的雕刻都是用的这款字体为原型,也又另外一个称呼叫"篆刻",所以我们在做设计时像模仿印章的感觉,不应该在随意在毛笔字,而应该选用"小篆"字体。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而同样,我也找了一个"小篆"设计作品,来自于behance的团队新雨创意的茶叶包装作品,在每个茶叶包对应的下面会有一款"小篆"字体作为装饰,突显古风的韵味。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4.秦朝和汉朝

在"小篆"盛行的后期,由于这款字体笔画复杂,书写起来特别麻烦,当时有一个在监狱里没事做的人程邈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开始简化在"小篆"的笔画,这个字体也被秦始皇所知晓,也觉得这个改进点非常好,所以把他从监狱里放出来了,并赐官职为"隶",所谓这款字体被称为"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文字由象形文字到笔画文字的一个开端,也是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这款字体在现代有一款简体的复刻版(迷你简详隶(非商用))。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我们在上面复刻的字体和影印版可以看出,这个字体已经开始接近我们现在所常用的文字的雏形了,这个字体也有在现代商业设计中毕竟出色的设计作品。这款字体由于设计的底盘比较宽,所以在应用中给人的感觉也是比较可靠,敦实的。就像一个稳重的老实人,这也是这个字体的特征之一。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随着"隶书"这款老实人的字体开始盛行后,人们渐渐的发现这款字体缺乏变化,美观欠缺,在汉朝这个书法大爆发的年代,人们根据这款字体的雏形,开始演化出了现在人比较熟悉的四款字体"隶书","草书""行楷"和"楷书"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5.汉朝魏晋、南北、唐朝

草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 形成于汉代 ,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这款字体发源于汉朝,在唐朝走向顶峰。这款字体最大的特点是有笔画的省略和笔画的连接。所以这款字体多用于装饰文本。在这款字体在字形上让我想起了医院医生给我开的药单的恐惧中。在现代的复刻字体中毕竟典型代表是(汉仪智草(非商用))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这款字体在现代的商业案例也应用的比较广泛,多用于比较大气的电影海报或者中国风作品的装饰元素的设计作品中,可以使得作品的张力非常强。但是张款字体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字库字体,多半是自己手写或者用笔刷去拼凑。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楷书"也是由"隶书"为基础去演变的另外一种字体流派,起源于东汉时期,也是在唐朝走向顶峰,代表的字库字体(字酷堂清楷体(非商用))。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这款字体的特征是字体端正,笔画严谨,清晰易读,在现在设计中也应用广泛,可以作为说明文本,同时因为这款字体,也产生"楷书四大家":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代赵孟頫(赵体)。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由于这款字体的易读性,在商业设计上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楷书"通过不同的笔画也给人传达出不同的感觉,一种比较传统的楷书给人的感觉是比较严谨正式的感觉,另外一种是笔画毕竟饱满,给人的人文亲和力比较强,用于食品海报给人一种有食欲的感觉。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行书"也是起源于东汉,在唐朝走向顶峰,由于当时人们觉得"草书"太过于狂放洒脱,而"楷书"又过去严谨,有需求就会有人去行动,所以在二者结合下,产生了"行书",他即有"草书"的狂放洒脱,也有"楷书"的严谨易读,草书也分为两个流派,写的规矩点的被称为"行草",也是现代实用性最广的字体,写的狂放点的被称为"行草",现代的代表字库(禹卫书法行书(非商用))。

下面为"行楷"在商业作品中的应用,左边的字体结构严谨,是偏向"行楷",右边的字体有草书的笔画连接,偏向"行草"。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以这个时间节点,书刻字的汉字已经介绍完毕了。那我们做个总结吧,从甲骨文进化到金文是因为雕刻的媒介发生了变化,然后甲骨文加上金文的结合,演化出了小篆,因为小篆的书写笔画比较复杂,书写不方便,所以衍生出了隶书,在隶书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草书""行书"和"楷书","草书"是延续了"隶书"的书写方便而来,"楷书"是结合了"隶书"的工整严谨和识别性上演变而来,而"行书"则是"楷书"和"草书"的结合体。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6.宋朝、明朝

在北宋年间,木活字技术开始被人所广为人知,从这个时间节点,印刷字开始盛行,慢慢开始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开始了对唐朝一些书法大家的字体开始雕刻印刷,比较广为人知的有浙本《姓解》、蜀本《周礼》、临安书棚本《南宋群贤小集》等刻本。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由于承载文字的媒介发生了变化,之前的老版本的文字无法满足于印刷技术的实行和推广,雕版师傅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对字体进行改良,最终形成了一种横细竖粗的,专为印刷雕版使用的字,最终在明朝产生第一个用于印刷的字体成型了,明朝体,但是最终用于大量生产印刷的时期在宋朝,当时人为了区分这2种字体,从南宋时期,在临安等地的印刷作坊里就开始出现了类似印刷体的字体,后世称之为仿宋体,明朝时期,文人追捧宋刻本书籍,于是刻匠们加粗仿宋体的竖线和笔画的端点以抵抗刻版磨损,却依旧称之"宋体"。现代的所谓宋体基本上就是这样成型的。但是在当时宋体也传到了日本,日本把这个字体雏形产生的年代定位明朝,所以也称为明朝体。其广义是日本、韩国等对宋体字的叫法,狭义仅指一种日文电脑字体。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那这款"宋体"和我们现在电脑里的字体有什么区别呢?由于我们的电脑呈现技术是根据像素分部来进行排列显示的,之前的是"宋体"字细节太多,会有很多透明的像素,所以我们现在用于电脑字体的"宋体"的笔画是横平竖直的,较之前少了很多细节,便于屏显重新设计过的字体。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那么我们来总结下"宋体"字的演化过程。我们"宋朝"真正产生的字体的复刻版是"方正龙爪"的字形样式,由于在印刷工艺和屏显技术的流行,我们对一些笔画细节进行了加工,慢慢的形成了今天大家常见的"宋体字"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7.近代

由于日本的铅活字印刷术慢慢传到中国来,我们国家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在"宋体"改进了自己的黑体,便于铅活字的印刷,由此,我们常用的黑体产生了。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但是那个时候由于印刷的工艺限制,那时候的黑体还是有"喇叭口"的,现在电脑里还保留着这个特征的字库字体(方正优黑)。慢慢的随着电脑的普及,我们产生了"微软雅黑"这种便于电脑屏幕显示的黑体,它去掉了之前"铅活字"印刷的"喇叭口"的细节。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

8.写在最后

我们现在普遍区分字体的区别就是称"有衬线"和"无衬线"字体,其实这种区别是有一定的误区的,不是所有的黑体都是"无衬线"的,就比喻这款"冬青黑体",它的细节处还是有一点衬线,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有的日系的黑体他是保留一些手写的习惯,这样在使用会显得有人文气息一点,另外也是为了解决早起"摄影呈像"这样技术痛点,所以这一特征在日系字体中也保存了下来。所谓我们为了追求某个国家或某个时期特定的感觉,会选用特定的字体来表现。

中文的发展史及字体选择 城东书院 设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