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千年前的北宋过大年真是热闹有趣,好吃又好玩让人无法抗拒
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它是继唐朝之后,中国文化、科技发展的又一辉煌时期,其绘画、文学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北宋和南宋的文化和习俗确是一脉相承的,有些内容一直流传到今天,过大年就是其中之一。
北宋过大年(一):十二月
每年一进入12月,就开始有了过年的气氛。12月初八,街巷上出现了三五成群的僧尼,手持佛像,排着队念着佛号,挨家挨户宣扬佛法。同时,各寺院召开浴佛会,并做“腊八粥”分与众僧。根据史料记载,在宋朝时,吃腊八粥已经非常盛行。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寺院除煮腊八粥供佛斋僧外,还送与施主和富贵人家。
12月23或24日,官府和民家分别举行祭灶仪式。古时,几乎家家户户的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宋朝人也不例外。据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通常,灶王爷会在腊月23日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所以,对于百姓来说,灶王爷的汇报至关重要。因此,民间还有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送灶一般是在黄昏入夜之时,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然后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大概是不想让灶王爷上天说坏话。之后将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让其升天。唐宋两朝,祭灶的供品十分丰富。宋代诗人范成大对此写了首《祭灶词》。
从诗中可以得知,祭灶的供品有煮熟的鲜鱼、豆沙、米饼等。而且诗中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是因为灶王爷长的像个白面书生,担心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在祭灶的这天晚上,宋朝人还要在床底点上灯,意思是照亮黑暗处,驱走虚耗鬼。如果当天正逢下雪,权贵之家就会大开宴席,堆雪狮子,做雪灯,与亲朋故旧共同庆贺。祭灶日过后,人们开始正式迎接新年的到来。从农历腊月23日起到除夕止,为“扫尘日”,就是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屋,清洗各种用品等,好干干净净地迎接大年。
这期间,市井商贩皆卖门神、钟馗像、桃符以及除夕之夜用的马牙菜、胶牙汤等。还有一些穷人,假装成妇人鬼怪,敲锣击鼓,挨家乞讨钱财,称之为“打夜胡”。 为了驱除恶鬼,宋朝的老百姓沿用以往的习俗,在大门上挂上“桃符”,而宋朝宫廷则开始贴春联。王安石《元日》诗中写道“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是指刻有神荼、郁垒神像的两块桃木板,秦汉之前就有,它可以驱除恶鬼,镇压凶邪。以往的桃符为木板桃符,但在宋朝,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纸印桃符。其后,纸印桃符演变为纯文字的春联和门画。
北宋过大年(二):除夕、正月初一
除夕这一天,对于北宋皇帝而言,也是一个难得轻松的日子。皇宫中要举行盛大的迎神驱鬼的“大傩式”,人们戴着不同的假面具,沿街游行。午夜时分,宫中的爆竹声连周围的百姓都可以听得见。
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除夕这一天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吃年夜饭,二是守岁。
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时,心中的温暖是难以言表的。“鱼”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年年有余”。北方过年还要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当然,餐桌上的酒也是必不可少的。喝屠苏酒在北宋时期十分流行,因为屠苏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病之邪的功效。“屠苏”是一种草名,屠苏酒据说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其用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后经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当时喝屠苏酒与其他酒的喝法不太一样。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年纪较长的在后。宋朝文学家苏辙曾写《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其原因在于“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该风俗在整个宋朝都十分盛行。
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到了午夜时分,人们开始燃放爆竹,以驱除鬼怪。宋朝之前的爆竹一种是把竹筒放到火堆里烧,燃烧时竹节发出“毕剥毕剥”的声音;一种是唐时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的“爆竿”。宋朝时,因为火药的发明,爆竹改用纸头筒扎火药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来点放,当时称为“编炮”(即鞭炮),并自此开始普及。在声声的爆竹声中,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燃放完爆竹后,人们回到屋中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大人们还要给小孩子压岁钱。之后,大家继续围坐在一起,聊天、游戏,通宵达旦,谓之“守岁”。
正月初一的大早,人们就开始互相庆贺,谓之“拜年”。家中晚辈要向长辈拜年,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对于一些达官贵人来说,如果邻居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差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而一些人家门口也会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二字,乃为承放飞帖之处。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这一影响后世的习俗正是起源于宋朝的上层社会。今天的贺年卡应该与其有着同样的功效。
在这一天的北宋都城开封,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关扑”是类似后世掷财物的一种活动。人们或以银钱,或以其他物件,作为博的内容。在开封主要的街道上,立着许多彩棚,有卖首饰、衣着、鞋子的,有卖化妆品的,也有卖鲜花和好玩的物件的,还有歌舞百戏,甚至还有小吃店。许多人,包括那些贫穷之人,都穿着新衣来这里逛街,真是人声鼎沸,车马交驰。
而皇宫中则在这一日举行盛大的朝会,皇帝接受大臣及外国使节的朝贺。但见大殿上仪仗威严,百官冠冕朝服排列左右。各州依次呈上进贡的物品,随后是来自辽国、西夏、高丽、回纥、大理、大食等国的使者上殿朝拜,献上贡品。大宋皇帝分别赏赐。朝会之后,各国使节亦在京都游玩。
北宋过大年(三):元宵节
元宵节起源于西汉,以后各朝代相继延续。不过,各个朝代元宵节的天数不太一样。汉代1天,唐代3天,宋代则是5天,从元月14日到18日。
根据《东京梦华录》的描述,在元宵节的这几天,开封在宣德楼的对面设置棚子,里面不仅有歌舞百戏,还有表演奇术异能之人。有表演击丸、蹴鞠、踏索、上竿的,有表演吞铁剑的,有表演杂剧的,有吹笛、耍猴的,有卖药、算卦、猜谜的……歌舞乐声、嘈杂声绵延十多里。
当然街市上少不了的是花灯。大概从正月初七开始,街面上就开始摆上了花灯,大概有数十万盏,花灯上大多绘制的是神仙人物,流光异彩,甚是漂亮。
在摆上花灯的第一日,皇帝会来到宣德楼上,透过垂帘观赏民俗。另外在楼下还专门搭了一个舞台,两边禁卫手执兵器站立。宫内教坊中的艺人在此表演歌舞、杂剧。
16日,皇帝早餐后,再次来到宣德楼,接见百姓。等皇帝离去后,所有官宦人家,前往相国寺游玩。在寺院的大殿前设有乐棚,艺人奏乐。两侧廊上有诗牌灯云:“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和“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诗句。这盏灯是在木牌上雕镂成字,然后用纱绢将之缝字里面内。在安放佛牙的资圣阁前,则摆设了水灯,只有那些最显赫的官员可以近前观看。此外,寺院中的九子母殿及东西塔院,竞陈灯烛,光彩争华,直到天明。
另外,开封城内的其它寺院也都开放,供百姓烧香敬佛,而且都设有乐棚,作乐燃灯。
而在各个马行、香药铺、茶坊酒肆等地方,花灯也是各出新奇,吸引人们驻足观看。还有手艺人卖“玉梅、夜蛾、蜂儿、雪柳、菩提叶、科头圆子、拍头焦半”灯的,游人争相购买。除了欣赏花灯,游人还可以在街面上品尝许多小吃、水果等,比如半拍、白肠、水晶鲙、科头细粉、旋炒栗子、银杏、盐豉、汤鸡、段金橘、橄榄、龙眼、荔枝。
元宵之夜真是“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
在正月十八这一日,花灯全部撤掉,这种热闹的景象只好等待来年的再现。
如今,千年前中国人过大年的许多习俗,虽经岁月的侵蚀,我们依然可以在今天的生活中找到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