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文化 > 历代圣贤

52年毛主席游孔庙,对旁人打趣地说道:我考考你们,孔子姓什么?

时间:2022-11-26 05:07:22来源:作者:点击数:

1952年10月28日,毛主席正在参观孔庙,他突然向旁边人问道:“你们知道孔子姓什么吗?”

毛主席的问题让身旁陪同的许世友等人一愣,他们还真的没有关注过这个,只是因为大家都称呼为孔子,便以为是姓“孔”,难道不是吗?

看着众人有些不解的眼神,毛主席笑着说道:“孔子姓‘子’,他的祖上还和商纣王有关系呢!”

那么,孔子到底和商纣王有什么关系?毛主席此次参观孔庙还有什么趣事?

毛主席请假休息

1918年孔子的第72代孙,孔子玉出生于山东曲阜,巧合的是,在1952年毛主席视察山东的时候,孔子玉正在曲阜县担任首任县长。

在1952年10月26日,孔子玉突然收到了省里下达的通知,命其准备好接待工作,这几日有领导将会到这里视察。

大成殿

对于领导的视察,孔子玉习以为常,原本打算像往常一样准备好保卫工作和基本的接待安排就好。

可是,省里竟然专门派了一批保卫人员过来,而且领头的还是省公安厅公安局长曲业胜,曲业胜面容十分严。

从刚来的时候便安排人员检查附近的安全,查看有没有隐藏的危险因素,不足一日,已经将各处检查好几遍了。

这不由得引起了孔子玉的好奇心:“到底是哪个大人物要来这里视察呢?”

原来,自从建国后,毛主席的身体便一直不大好,经医生诊断,是过度操劳所致。

因此,在1952年,毛主席便向中央提出申请,希望能够获得一段时间的休假,来休息一下。

得到了中央的批准后,毛主席却没有好好地在家中休养,反而带着罗瑞卿等人来到了黄河,想要趁着有时间,到这里实地考察一下。

1952年10月26日,毛主席到达了济南,在游览休息的间隙,毛主席又给大家讲起了关于山东的历史故事,讲着讲着便提到了这里是孔孟之乡。

山东军区司令许世友知道毛主席接下来的行程是徐州,这次他能见到毛主席,心里非常高兴,本就想着多留毛主席在山东呆两天,看到毛主席提到了孔孟,心里想到:机会来了。

于是,许世友立刻说道:“毛主席,孔子的故乡曲阜离济南不远,你既然来到了山东,要不要顺路去曲阜看一看孔庙?”

事实上,许世友说出了这句话,他的心底也没有底,不知道毛主席会不会同意。

毕竟毛主席对孔子的态度是复杂的,简单来说,就是倡导既继承又批判的。

其实,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对中国人有着很深的影响,被大家称之为“孔圣人”可是,孔子在某一方面又代表着封建传统,因而,毛主席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圣人”。

孔子是最先开始创办学堂的,毛主席在很小的时候,便受到了孔子思想的熏陶,上小学时,更是熟读《论语》,因而,毛主席对孔子的思想是比较了解的。

作为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毛主席一向主张辩证地来看待问题。

孔子的思想具有好的一面,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毛主席非常认同的道理。

毛主席一生热爱读书,就算是晚年患了白内障,眼睛疼痛不已,看不清书了,也要身旁的工作人员在一旁给自己念书。

同时,毛主席又喜欢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分享,他喜欢给别人科普文学常识、历史故事、地理知识。

再比如孔子的观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毛主席也非常赞同。

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就多次号召党员干部要积极开展学习运动,不光要学习,还要善于思考。

毛主席常说要实事求是,强烈反对“资本主义”,希望同志们尊重客观规律,这和孔子提出的“知之为知之”也是契合的。

但是,毛主席也会批判孔子的思想,如1939年比,毛主席在生产运动大会上发表讲话,认为孔子不知道怎样种地,他也不喜欢从事生产劳动,这一点非常不好。

毛主席的依据是《论语》中记载的一件日常:当孔子的学生问孔子怎样种地的时候,孔子说道:“吾不如老农。”

另外,毛主席也强烈反对《论语》中“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他认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所以要及时反思和自省,要学会总结经验。

难道一个年轻人就会犯错误,但是超过70岁的老人就可以不犯错误了吗?

毛主席认为这是在“吹牛皮”。

主席虽然尊重孔子,却也强调不要迷信孔子,不要做“思想上的奴隶”,对于孔子的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毛主席游览孔庙

许世友的提议让毛主席陷入了一些回忆,其实,他曾经在1920年4月份,去过一次曲阜。

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学生们都号召“解放思想”,许多人开始批判孔子和儒家,毛主席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接触的马克思主义,坚定了革命道路。

毛主席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组建了“新民学会”,最初成立学会的会员一般都是杨昌济教授的学生。

因为毛主席品学兼优,杨昌济非常看重毛主席,后来毛主席和杨开慧恋爱结婚,杨昌济也从毛主席的恩师变成了他的老丈人。

杨昌济在1918年6月,已经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转到了北京大学当老师,后来,他在北京大学获得了一些赴法留学勤工俭学的名额。

杨昌济便协调让这些新民学会的人去法国留学,这样可以在学到国外的先进知识后,再回国建设,开展革命。

那时候,毛主席正在北京,本打算和这些到法国勤工俭学的学生一起从上海出国,在从北京去上海的途中路过了曲阜。

毛主席便怀着对孔子敬仰的心情,来孔庙看过一次,毛主席参观过孔子亲手种的那棵树,也看过孔子的墓。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去参观了颜回和孟子生活居住过的地方,毛主席那时候对传统文化很有好感。

他在1936年7月,还曾经在和美国记者斯诺聊天的时候,谈起过游览孔庙的这段经历,并对教书育人这个行业表示了尊敬。

后来,毛主席因为母亲突然病重,担心母亲的健康而放弃了去法国留学的计划。

转眼间,已经32年过去了,毛主席也从当年的有志青年成为了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这时候,他忽然又想再去孔庙那里看看了。

于是,毛主席同意了许世友的提议。

1952年10月28日,孔庙、孔林、孔府附近都作了极为严密的部署,一切保卫工作安排就绪。

在当天早上9点,有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了孔府门口。

孔子玉等人站在一旁等待着,孔子玉心里激动得突突直跳。

慢慢的,从车里出来一个高大魁梧的人,孔子玉定了定神,这不是毛主席吗?怪不得保卫工作如此慎重。

他连忙大步地向前迈了几步,站定后看着毛主席,有些激动地说道:“主席您好!”

毛主席笑容满面地回道:“好!同志们辛苦了。”

随后,两人握了握手,孔子玉按照事先的安排,便先将毛主席引进了孔庙。

毛主席一行人进入东华门后,便看到十三个御碑亭,游览了一番后,便穿过大成门来到了杏坛。

一路上,孔子玉一直口若悬河地给大家介绍相关的历史典故:“这是孔子曾经讲学的杏坛......”

到了气势雄伟的大成殿,毛主席给大家讲起了大成殿的来历:“这是孟子专门用来赞扬孔子的话,他认为孔子是‘集大成者’”。

集大成者,是指传统学术的最高水平,通常意味着将各家的学说融合成一体或者是自成一派的学说,孔子显然是后者。

孟子是孔子学说的主要承接者,对孔子自然也是非常尊崇的。

其实,自从汉武帝时期将儒家思想化为正统后,在历朝历代的帝王们,也都很尊崇孔子,因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因而,各个朝代的帝王都会对孔子加封封号,在清朝的时候,孔子的荣誉到了极致,被加封为“大成至圣”。

说到这里,毛主席又幽默地说道:“孔子这是年年都升官啊!”

随后,毛主席忽然想起了什么,便问道:“说起来,你们有谁知道孔子姓什么吗?”

在众人疑惑不解下,毛主席又为大家科普了关于孔子和商纣王的关系。

孔子是商纣王的亲戚

在大成殿内,众人津津有味地听着毛主席说道:“孔子和商纣王一样,都姓“子”,他的祖上既是宋朝的贵族,也曾经是商纣王的兄长。”

原来,孔子的十四世祖叫做微仲,是微子启的弟弟,是商纣王同父异母的哥哥。

微子启是商纣王同母的哥哥,在商朝灭亡后,被封为了宋朝的国君,在他死后,由微仲继承了他的宋国国君之位。

微仲有个八世孙,叫做孔父嘉,担任大司马一职,有传言说是自从孔父嘉后,孔子的祖先才姓“孔”,其实不对,应该是自从孔父嘉后,他们家族才有了孔这个“氏”。

在古代,“姓”来源于母系氏族,同姓之间不可以通婚,而贵族才有“氏”,每隔几代就要换个氏,所以才有了孔氏。

等传承到叔梁纥这一代时,宋朝恰好发生了战乱,叔梁纥便逃到了鲁国。

叔梁纥晚年得了一子,取名为丘,也就是孔子,所以孔子的出生地便是当初的鲁国,如今的山东曲阜。

如今,孔子的后代都是孔姓,实则是为了彰显和孔子的血缘关系,孔姓其实是源于孔子。

毛主席一行人走出孔庙后,便慢慢地走进了孔府,到了孔府平时接待亲戚的客厅,毛主席坐在了椅子上休息。

旁边的桌子上早就摆上了孔子玉事先准备的茶水,毛主席喝了几口茶,点上一支烟,突然又转头问孔子玉:“你叫什么名字?”

孔子玉说完了自己的姓名后,毛主席又问他是不是和曲阜的孔姓是一家。

得到了孔子玉肯定的答案后,毛主席便将自己的烟盒给撕开,然后递给了孔子玉,让他写下自己的名字。

孔子玉写完后,毛主席盯着名字看了几眼,随后说道:“奇怪,孔氏的行辈里没有你这一辈啊?”

行辈是指排行和辈分,自从明太祖后,为显对孔氏家族的重视,孔氏家族的后人便不得随意取名,都要由皇上赐给行辈。

许多年后,等到清朝同治皇帝时期,又赐了十个字作为辈分。

毛主席博闻强识,竟然连孔氏家族的辈分都能记得清清楚楚,孔子玉内心钦佩不已,随后说道:“是的,我本来叫做孔宪彬,但是参加革命后,受到了新思想的熏陶,便不愿意弄这些了,于是给自己起了个新的名字。”

听见孔子玉这样说,毛主席高兴地笑道:“那你的孩子将来也不按辈起名了吗?”

孔子玉回道:“都可以的,其实,随便起个名字就行了。”

毛主席目光深邃地点了点头,随后,一行人坐车前往孔林游览。

下车后,洙水桥附近绿意盎然,风景很好,可是,当毛主席刚刚走上洙水桥时,后面不远处却突然传来“彭”的一声,让孔子玉等人吓了一跳。

可是,毛主席却一脸从容,并笑着问道:“你们这常常打枪吗?”

孔子玉紧张极了,就怕突然出现什么危险,他哪里担待得起呢?面对毛主席的问话,他手心冒汗紧张不已地说道:“有时打。”

等到有人调查完情况,和大家报告说是因为车轮胎自己爆了,才有的那声巨响,孔子玉才把心放回到肚子中。

定睛一看,毛主席已经点燃了一支烟,快走到孔子墓了,孔子玉不得不在心中佩服毛主席的心态和胆识。

到了孔子墓,毛主席不禁赞叹道:“孔林真是有特点,而且历史悠久,规模又大,是研究我国墓葬文化的最佳地。”

参观完孔子墓,也到了中午,毛主席便结束了行程,大家坐着车驶出孔林门后,孔子玉便下车,依依不舍地和毛主席挥手再见。

在这次见面中,毛主席的博学和胆识,让孔子玉印象非常深刻,也从心底里更加敬佩这个伟人了。

参考文献:

北京日报:《毛泽东点评《论语》中的人和事》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毛泽东谈孔子》

上一篇:明代奇人王阳明到底有多牛?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